浏览: 日期:2024-05-17
我们常常误以为,教育就是大人单方面地教导孩子,
告诉他们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,应该怎么做,不应该怎么做。
其实,真正的教育,是双向的、互动的,是平等的、互相尊重的。
教育出问题,往往是因为一厢情愿。
有事情和孩子商量,意味着我们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,尊重他们的选择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。
读过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李镇西等老师的都知道,
他们的班主任工作,讲的多半是与孩子们商量和探讨的故事。
他们深知,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,只有尊重他们的意见,倾听他们的声音,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。
因此,无论是制定班规,还是组织活动,他们都会与孩子们商量,听取意见和建议。
商量,让孩子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,也让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建设中来。
教育孩子,不是把他塑造成大人想要的模样,而是陪伴他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。
与孩子商量,意味着大人蹲下来,放下身段,倾听孩子的声音,理解孩子的想法。
在这样的过程中,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,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。
其实,孩子眼中的世界,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多彩;
其实,他们考虑的问题,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深邃周到。
与孩子商量,让孩子从小有主见,能担当。
常常征求孩子意见:
你说呢?你觉得该怎么办?
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他们会懂得如何面对困难,如何承担责任,也会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,共同解决问题。
这样的孩子,在未来的社会中,必定能够成为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。
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行,大人既是孩子的引路人,也是孩子的同行者。
与孩子商量,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,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。
让我们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,用尊重的心态对待孩子,用商量的方式教育孩子。
与孩子商量商量,让教育的智慧与温度同在,让孩子的未来更加光明和美好。